上學期武笛就開始接受培訓,在“就是不回原來學校”的想法趨動下,武笛學習勁頭十足,最終被順利錄取,成為國際學校的插班生。
記者采訪了解到,義務(wù)教育階段選擇到國際學校讀書的中國孩子,今后的發(fā)展目標非常明確,就是申請國外的大學。
北京的國際學校之所以越來越熱,除了一些學生是受戶籍所限之外,更多家長的想法是讓孩子較早接受系統(tǒng)的國際化教育,盡早出國留學。同時,國際學校宣稱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,尊重個性發(fā)展、鼓勵創(chuàng)新思維的教學方式是他們尤為看中的。
IB是目前國際學校較通行的課程體系,即國際文憑課程,分為早期的PYP課程、中期的MYP課程,高中的DP課程。學生如果獲得這張全球通用大學預科文憑,就能向國外高校提出入學申請。
“匯佳的課程采用的是完整的IB體系,學生可以在本學校參加考試,得到IB文憑。”匯佳招生辦的黃女士介紹,學校每年都會組織學生去美國進行冬夏令營活動,六年級時還會在美國進行一個月的插班學習,初中時,學生要去澳大利亞進行三個半月的插班學習,鍛煉英語交流能力,開闊視野。(本報記者 李新玲 實習生 路新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