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標題:老齡化致勞力短缺 日本政府推動用機器人代替人力
勞動力不足和經濟增長乏力是日本社會如今面臨的兩大窘境。為化解難題,日本政府推出補貼措施,推動日企采用機器人代替人力。
路透社記者調查發(fā)現,越來越多的日企如今加大資本支出,引入機器人“勞力”,而這也為一些生產自動化器械的廠商帶來商機。
企業(yè)無奈“另辟蹊徑”
日本總務省發(fā)布的數據顯示,日本人口數量已連續(xù)4年呈減少趨勢,人口總數降至約1.27億,創(chuàng)15年來新低。其中,年滿65歲者占人口總數超過四分之一,老齡化形勢嚴峻。在這種背景下,不少日企飽受勞動力短缺之苦。
路透社5日援引食品生產商味之素公司生產線經理海老澤昭彥(音譯)的話報道,公司最近不得不更換有40年之久的流水線,“過去兩三年,我們難以雇到臨時工,尤其是可以上夜班和干重體力活的人,如不投資(引入機器人),我們恐怕撐不下去?!?/p>
埼玉縣生產自動售貨機的企業(yè)Glory最近引入了19臺機器人。這些機器人具備類似于人眼的傳感器和兩只機器臂,每臺740萬日元(約合6萬美元)。該企業(yè)員工巖太里美(音譯)告訴路透社記者,和機器人配合感覺不錯,“就像在和工作效率高的同事搭班”。
政府主動“推波助瀾”
為促進中小企業(yè)引入機器人提高生產力,日本政府提出將為這些實施革新的中小企業(yè)提供總額22億日元(1782萬美元)的補貼。路透社報道,迄今已有85份補貼申請獲批,包括生產自動售貨機企業(yè)Glory和一家打算利用機器人生產餃子的連鎖飯店。
另外,日本經濟產業(yè)省于本月1日在產業(yè)機械科內成立了“機器人政策室”,旨在促進機器人在服務業(yè)等領域的應用,振興相關行業(yè)。
不僅是中小企業(yè),大企業(yè)也加入到勞動力“更新換代”的大軍中。日本中央銀行經濟數據部1日公開一份調查顯示,大企業(yè)打算本財政年度加速資本支出,其速度達到最近十年之最。
廠商伺機“摩拳擦掌”
近一段時間,不斷有日本新型機器人面世的消息見諸報端,反映出日企對機器人勞力需求的增大給機器人廠商帶來商機。
日本鳥取縣政府7月1日正式聘請軟銀公司開發(fā)的人形機器人“胡椒”擔任“宣傳部長”,在東京一家商店推銷這個西部縣的土特產?!昂贰碧柗Q全球首款能識別人的情感并與人交流的機器人,上月剛剛開始發(fā)售。
松下公司2日稱,9月將發(fā)售穿戴后可輕松搬舉重物的輔助機械衣。松下認為,在勞動力不足的背景下,建筑、農業(yè)和護理等行業(yè)對機械衣的需求會增加。松下將年銷量定為1000件。
工業(yè)機器人生產商法努克公司證實,企業(yè)打算投資1300億日元(10.53億美元)建造新工廠,以生產計算機控制系統(tǒng)設備;索尼公司打算本財政年度花費2100億日元(17億美元)提升成像感應器的生產量。(新華社特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