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日本看视频,亚洲激情一区二区,午夜久久精品,blacked蜜桃精品一区,日韩欧美一卡二卡,日韩精品一,亚洲一区激情

首頁  ?  新聞頻道  ?  國內新聞

新《消法》落地一周年 部分條款遭遇“實施難”

新《消法》落地一周年 部分條款遭遇“實施難”

2015-03-15 14:52:00

來源:羊城晚報

  網購已成為時下最流行的購物方式之一 羊城晚報記者 艾修煜 攝

  3月15日,新《消法》實施一周年。一年里,新《消法》所涉及的“七日無理由退貨”、“舉證責任倒置”等相關條例,補充完善了“限制免責條款”、商品“三包”等相關規(guī)定,有效地保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。但各級消委會組織同時發(fā)現,有部分法規(guī)仍需出臺相應細則,以解決“實施難”問題。

  網購投訴增長46.93%

  2014年,廣東省各級消委會系統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24747件,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.16億元,其中消委會受理網購投訴17670件,同比增長46.93%。

  記者梳理發(fā)現,新《消法》相關條例,為消費者維權提供了更有利的法律保障。比如,“7天無理由退貨”以及向網絡交易平臺追索賠償權利,更好地維護了網購消費者的合法權益。

  在日常生活中,消費者經常遇到酒店強行收取開瓶費、低消、預付卡余額不退等情況,最后還受限于所謂的格式合同“霸王條款”而無法維權。而新《消法》明確規(guī)定,如格式條款含有對消費者不公平、不合理規(guī)定,就無法律效力。

  新《消法》實施前,我國相關法規(guī)要求“誰主張,誰舉證”,導致消費者維權時往往因不掌握相關技術而處于弱勢。新《消法》就明確規(guī)定:經營者提供的機動車、計算機等耐用商品或裝飾裝修等服務,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(fā)現瑕疵,發(fā)生爭議的,由經營者承擔舉證責任,這無疑使困擾消費者的“舉證難、鑒定難”問題得到了很大程度改善。

  維權時部分規(guī)定難落實

  省消委會總結新《消法》實施以來維權案例發(fā)現,部分法條仍遭遇“實施難”問題。

  比如新《消法》首次提出“舉證責任倒置”規(guī)定,汽車、空調等耐用商品出現問題由商家承擔舉證責任。但由于法條中對耐用商品范圍無明確界定,且時限為“自接受商品或服務之日起6個月內”,并非以往法規(guī)中常出現的“購買之日起”,消費者與經營者存在爭議。此外,國家對“耐用商品”沒有專項法規(guī)解釋,部分經營者又對消費者默認的耐用商品不予認可。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“舉證責任倒置”規(guī)定的落實。

  另外,新《消法》對格式條款侵權有了更加明晰的規(guī)定,但有些經營者借用補充條款來設置陷阱,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。如商品房合同中關于“樓棟、樓層號以公安登記號為準”,旅游合同中“自愿參加購物環(huán)節(jié)”,購車合同中“提車日期不明確”等,都隱藏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規(guī)定。但商家往往抓住消費者不仔細閱讀合同的習慣,讓消費者上當受騙,事后產生糾紛矛盾。

  新《消法》還規(guī)定要保護消費者的個人信息,而在實際消費過程中,個人信息資料外泄事件屢見不鮮。消費者遇到這種情況,大多采取不理睬或手機安裝屏蔽軟件方式來處理,很少有人會選擇投訴。“消費者一屏蔽了之,泄密者一逃跑了之,執(zhí)法者一證難求”正是侵犯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條款在具體維權實踐中遭遇的瓶頸。

  索賠方面,新《消法》首次增加了精神損害賠償,但精神損害涉及鑒定的問題,如何認定精神損害,以及損害嚴重程度如何判定,又如何以貨幣賠償的形式表現出來,依然是精神損害賠償實踐操作中需要突破的瓶頸。文/羊城晚報記者 唐珩

  • 相關閱讀
免責聲明:本網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 本網站轉載圖片、文字之類版權申明,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,如果侵犯,請及時通知我們,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