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(wǎng)北京9月19日電 (記者 陳溯)19日,《2025有意思生活方式報告》(以下簡稱“報告”)在北京發(fā)布。報告由中國新聞周刊攜旗下“有意思報告”和動漫IP“哎呀我兔”推出,聚焦年輕人的消費與生活方式。本次報告以“趣!生長”成為主題詞,通過對全國不同線級城市5306位16周歲以上年輕人的調(diào)查,總結(jié)出他們在消費與生活方式上的變化趨勢。
報告指出,雖然近六成年輕人自覺“焦慮”,但他們借獨處“回血”,靠走向山野解壓,或者只是周末去遠方。
消費更是年輕人表達態(tài)度的重要方式,理性早已成為底色,不管是享受美食還是購買家電3C產(chǎn)品,要好價也要好品質(zhì);情緒價值也成為理性的一部分,買潮玩、養(yǎng)寵物,都是一種情感剛需消費。
《2025有意思生活方式報告》。 (中國新聞周刊供圖)在活動現(xiàn)場,以“脫口秀”的形式,四位特邀嘉賓分享了他們有關(guān)“趣!生長”的故事與觀點。
談及“生長”,相聲演員曹云金用自己的經(jīng)歷給出了答案。他認為,“生長”都是通過自我學習來進行改變的,“在歡樂里學,在逆境當中學,在順風順水的日子里也要學。舞臺在哪里不重要,重要的是內(nèi)容要順應這個時代”。
哲學博士陳果指出,未來的不確定性,追根究底兩個源頭:外部世界的永恒流變,以及我們自身的變化起伏。而我們的核心實力和價值觀,是真正可控的內(nèi)因,是內(nèi)在確定性的基石。專注“內(nèi)因”,把握好自身的能力與價值觀,才是我們一生的主要責任,也是我們在面對外界種種不確定性和不可控因素時,安頓自己、以不變應萬變的方式。
經(jīng)濟學家、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談及年輕人的消費新趨勢時指出,當代年輕人消費的“低欲望”并非消極地躺平,而是在不確定性中積極構(gòu)建生活確定性的理性選擇;同樣,他們的消費體現(xiàn)出“高韌性”,這體現(xiàn)在消費中不斷追求情感的共鳴與體驗的深度。
在“少走彎路”的成長教育語境中,青年喜劇人呂嚴是一個特別的存在,遇到喜劇之前,他的人生仿佛一直在“跑題”,從學音樂到學表演,又從學主持到做廣告??苫仡^看,這些彎彎繞繞,并沒有白費,而是在不知不覺中墊高了他的舞臺。“愿我們都能在自己的彎路上,走出自己的萬里前程”。
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總在變化,消費是其中最直觀的注腳?;顒友埩藖碜圆煌I域的商業(yè)嘉賓,捕捉那些微妙而生動的變化,分享他們眼中正在發(fā)生的“生長”。
結(jié)合趣味、品質(zhì)、審美、關(guān)懷、傳播等方面的表現(xiàn),報告發(fā)布了“2025年度有意思品牌案例”,深圳市龍崗區(qū)、BOSS直聘、賓堡多菲角、大窯飲品、赫力昂、合生匯、黑白調(diào)、鴻蒙智行享界、庫迪咖啡、老板電器、MUJI無印良品、美團閃購、歐萊雅中國、索尼、The North Face、完美中國、星巴克、新希望乳業(yè)、小罐茶、野人先生、優(yōu)衣庫PUFFTECH空氣棉服、yoose有色、智界 R7脫穎而出,共同拼貼出當下年輕人最真實的消費畫像。(完)